四川冬春连旱 作物受旱550万亩

时间: 2013-03-20 来源: 百华网

  新华08网成都3月20日电(记者黄毅)去冬以来,四川省出现了近20年分布范围最广的冬干,今春以来干旱持续,不断蔓延。截至15日,全省作物受旱550万亩,71.52万人、78.94万头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。

  记者从四川省抗旱办获悉,四川冬春连旱旱情主要表现为降水偏少。2012年11月以来,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52%,为历史同期第一低位,出现了近20年分布范围最广的冬干。2013年开春以来干旱持续,旱情由攀西、川南局部向盆地西北、盆中和盆西南迅速发展;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。近期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处于60%以下的干旱状态,特别是攀西地区持续4年大旱后,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。

  冬春连旱导致四川灾情明显。据分析,今年四川省干旱灾情总体上较前3年轻,但波及面更大,攀枝花市大部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及绵阳、眉山、乐山、自贡等12个市州126个县不同程度受灾,其中特旱县69个。截至15日,全省作物受旱550万亩、成灾139万亩;71.52万人、78.94万头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。

  面对持续旱情,2013年2月下旬以来,四川省已先后派出14个省级工作组深入重旱区调研旱,部署各项措施;加强抗旱减灾经费筹措划拨,2012年10月底,针对近年来攀西地区干旱频发的情况,提前下达6900万元救灾资金用于抗旱。目前,全省通过一批抗旱应急工程建设、小型抗旱工程建设、抗旱节保水的农技措施和人工增雨等举措,抗旱取得阶段性成效,今年全省19个市州计划栽插水稻2944万余亩,比去年增加18万多亩,等雨栽秧面积比去年有较大下降,水稻保栽总体形势将好于去年。

  四川省要求各旱区要切实做好抗大旱的准备,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抗旱预案;强化旱区水源精细调度,压缩高耗水行业用水,千方百计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。大力开展渠道防渗、清淤等春修,推行计量用水、节水灌溉、节水农作措施,力争灌区多栽多播;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,抓住有利天气时机,实施人工增雨。

免责声明: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百华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标签:
[编辑: 佚名]
相关新闻